栖息地破碎化导致雌雄大熊猫没有机会相互遇见。熊猫还是粪便?对于一个毕业于动物学专业我的来说,一直以来都以自己是第一代大熊猫专家胡锦矗先生的弟子为傲。但事实上,自己曾经的学习和研究方向与大熊猫相差甚远。
直至今天由21经济报道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探访行动,才使我第一次真正地踏上大熊猫的寻访之旅。雅安碧峰峡大熊猫繁育基地是整个行程的第一站,同行的朋友来自全国各地,行业也各有不同。
然而相同的是,每个人对于大熊猫都有着莫大的期许,当大家看到三五只留洋归来的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啃食着竹子,看到幼儿园中的小熊猫憨态可掬时,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相机放,更有甚者乐此不疲的对着熊猫们自言自语。而我则将面前这可爱的形象及时传到了微博与朋友分享。毫不诧异的是,朋友们的回复大多是羡慕、嫉妒、恨。但很快,心里的那种砰然心动与喜悦就被一种疑惑和惆怅所代替——这是我最想见到的大熊猫吗?绝大多数朋友跟我一样,第一次或者唯一见到这种物种的地方会是在动物园或者繁育基地。
如果去的时候没有能够见到成群的熊猫,好些朋友还会遗憾上好一阵。据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繁育技术的不断提高,圈养大熊猫的数量已经达到200多只,那么这200多只圈养的大熊猫在这一古老物种的保护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们,真的是大熊猫这个族群的救命稻草吗?四川省林业厅将初副厅长解释道,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事实上是一种抢救性保护措施,也就是说至少保持着这种物种的存在和延续。2003年以来,相关科研人员也在一直从事着大熊猫野化训练的研究和实践。遗憾的是,第一次的野外放归随着“祥祥”在2007与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和食物的过程中,从高处摔伤致死告终。
而此时,圈养大熊猫“草草”正在野外经受着各种考验。我们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这些牠们能够成功繁殖,能够成功放归,那么大熊猫的保护也就成功了。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这些地方,这些圈养的大熊猫离我们很近,我们看得见,摸得着。
所以,我们常常会觉得每一只熊猫的诞生都是一种胜利。是的,这的确是一种胜利,但这种胜利却只是整个大熊猫保护的冰山一角。因为,无论是大熊猫还是其它的物种,赖以生存的是牠们的自然栖息地。
如果有一天,因为巨大的自然灾害,或是人为干扰,它们的栖息地已经破碎化到雌雄大熊猫没有机会相互遇见;而食物也异常紧缺。那么,它们的命运将被如何选择?从下午到晚上,领队一次又一次地给大家打预防针:“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会去到唐家河和王朗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可能就没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看到大熊猫的身影了。”一位队友打趣地说:“见到粪便也行啊!”事实上,如果有一天,让我选择是看到一头室内最可爱的大熊猫还是一坨在野外还冒着热气儿的粪便,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这说明牠们仍然在一个本应属于牠们的地方自由、健康地生活……我们不得不看到,动物园也好,繁育基地也罢,更多的是承担着科研和教育的角色,也是大熊猫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自然栖息地的保护,或许才是拯救这种物种的根本。我想,这也许也是我那位年过八旬的老师,还一直迷恋野外工作的原因所在吧。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四川站成员:亚洲动物基金教育经理 邬小红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本文关键词:冰球突破豪华版官网,熊猫,日记,守护,大熊猫,从,保护,自然,栖息地
本文来源:冰球突破豪华版官网-www.benandcandyconti.com